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孟加拉雀鯛
屬雀鯛科,俗稱咬破布,體側有七條橫紋,幼魚在尾柄處有一黑斑,全長達十八公分,一般魚類都有二對鼻孔,但雀鯛卻只有一對,顯然是視覺發達,白晝活動的魚類,屬淺層魚類。一般以小甲殼類為食物,但在冬季及春初時,常因飢餓兼食海藻。有釣魚行家以它當活餌釣石斑魚、鱸魚,往往有意外之效果。
休三甲 1096420004 李佩姍

木氏蝶魚





木氏蝶魚
蝶魚屬於鱸目下之鱸亞目,和蓋刺蝶魚為近親。蝶魚科體呈菱形或近於橢圓形,且非常側扁。蝶魚的體色也會隨成長而略有變化。有趣的是,大多數蝶魚小時,它們的背鰭或身體後方常有一偽裝用的眼點。它的作用是用來矇騙掠食者,使他們誤將尾部當作頭部而發動錯誤的攻擊。此外,大部份蝶魚在眼睛上還有一條黑色縱帶穿過,亦有將頭部偽裝以便欺敵之作用,只有少數種類的體型從小到大會發生改變。  

蝶魚絕大多數都是日行性魚類,在白天覓食,夜間休息。魚覓食時有時是獨游,有時成對,有時群游。它們的食性範圍甚廣,從在水層中撿食浮游動物或在礁石表面啄食躲藏在礁縫中的小型無脊動物及藻類,到只吃活珊瑚上之水螅蟲等皆有,蝶魚平時居無定所,難以追蹤它們的生態行為,魚的生活史有經長期飄流的生活習性,故人工繁殖不易。  

木氏蝶魚體色為黃色,具有棕色藍緣的眼帶、在體後方的側線上有一具藍緣的黑色大斑。另自鰓蓋後方有二條白色細斜帶往臀鰭延伸,一在胸鰭基部前,另一則在胸鰭基後。在礁湖及向海礁坡上珊瑚繁生的海域棲息,幼魚則常在較淺處的軸孔珊瑚叢中出現,成魚常成對出現。多以珊瑚蟲為食。




休三甲 109642004 李佩姍

Dasyatis kuhlii
















古氏土魟 Dasyatis kuhlii
魟魚與鯊魚一樣是遠古所留下原始軟骨魚類
魟魚沒有鯊魚可怕的利齒,但是尾巴有一令
人生畏的毒刺,這是他唯一的自衛武器,也是
台灣民間俗稱的“一魟二虎三沙毛“之首。古
氏土魟雖然數目不多,不過他屬於棲息於珊瑚
礁周界沙地的魟魚,潛水員較有機會一賭芳蹤
,不過他有潛沙掩蔽自己的習慣,所以在接觸
沙地前,最好先停與看以免壓到他而被他的毒
刺刺傷。
目前台灣各潛點出現最多應該是墾丁船帆石及
跳石外沙地上的獨立礁周遭,且以冬天群聚較
多,最多一次可以同時見到30隻以上。


休三甲 1096420004 李佩姍

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染色尖嘴魚










學名 : Gomphosus varius

中文名 : 染色尖嘴魚

俗名 :突吻鸚鯛、鳥鸚鯛、鳥仔魚、出角鳥、尖嘴龍

形態特徵 :體長形;頭尖;吻凸出成管狀且隨魚體增大而漸延長。鰓膜 與峽部相連。上頜長於下
頜;上下頜具一列齒,上頜前方具 2犬齒。體被大鱗,腹鰭具鞘鱗;側線連續。背鰭
棘明顯較軟條為短;腹鰭尖形;尾鰭幼魚圓形,成魚截形,上下緣或延長。幼魚藍綠
色;體側有 2條黑縱帶,吻較不突出;雄魚深藍色,各鰭淡綠色,尾鰭具新月形紋;
雌魚體前部淡褐色,後部深褐色;上頜較下頜色深,眼前後有成列黑斑;奇鰭色深;
胸鰭有 橫斑;尾鰭後緣白色;每一鱗片具一暗斑紋。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被珊瑚礁圍繞起來的環礁、向海的礁坡區以及潟 湖礁區,水深約1公30尺
左右,常常可以看到可愛的小魚三五成群在珊瑚上層水域游動,而美麗的成魚,則在
礁區四週活動。經常利用其長吻捕食藏身岩礁縫隙的 小蝦、小魚、小海星和軟體動物
等。

漁業利用 :有著體色隨年齡、性別而變異,以及一長形嘴巴,這一奇特 的造型,便其成為水族館
熱門的觀賞魚。本省南北礁區及澎湖、蘭嶼一帶礁岸,全年都可釣到這精力旺盛的
魚。它們也是食用魚之一。

資料來源 : 台灣魚類資料庫 http://fishdb.sinica.edu.tw/version.htm


姓名 : 段中仁

學號 : 1096420001

班級 : 休閒三乙


學名 : Gymnothorax meleagris

中文名 : 白口裸胸鯙

俗名 : 錢鰻、薯鰻、虎鰻

形態特徵 :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上、下頜尖長,略呈勾狀; 上頜齒有三列。脊椎骨數
126-128。口內皮膚為白色,體底色深棕略帶紫色,其上滿布深褐色邊的小黃白點,
該圓點大小不會隨個體增長而明顯變大,但會增 多。鰓孔為黑色,尾端為白色。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茂盛之潟湖或沿岸礁區。食慾旺盛,成長 迅速;性情凶猛,以魚類
為主食,偶食甲殼類。

漁業利用 : 一般可利用延繩釣、手釣、籠具誘捕等漁法。食用經濟性, 但在某些熱帶島嶼,曾有
人食用本種後中毒的案例,台灣則尚未聞有類似嚴重中毒的情形。可作為觀賞魚。

資料來源 : 台灣魚類資料庫 http://fishdb.sinica.edu.tw/version.htm



姓名 : 段中仁

學號 : 1096420001

班級 : 休閒三乙

土魠

學名:Scomberomorus commerson

命名者:(Lacepède, 1800)

中文名:

科中文名:鯖科

科號科名:449 Scombridae

模式種產地:no locality

大陸名:康氏馬鮫

棲息環境: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土魠、馬加、馬鮫、梭齒、頭魠

棲息深度:10 - 70 公尺

最大體長:240 cm

台灣分布:東部、西部、南部、澎湖、小琉球、東沙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型態特徵:體延長,側扁;尾柄細,兩側在尾鰭基處各具3條隆起脊,中央脊長而高,其餘二脊短而低。頭中大,稍側扁。吻尖突,大於眼徑。眼較小,位近頭的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齒各具齒一列,齒強大,側扁,三角形,12-16枚,排列稀疏;骨及鋤骨亦具齒,舌上無齒。第一鰓弓上之鰓耙數為0-2+1-8。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側線鱗較大,腹部大部分裸露無鱗;側線完全,無分枝,沿背側延伸至第二背鰭後方急降至腹側,再呈波浪狀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V-XVIII,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近,其後具8-11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新月形。體側灰綠色,腹部銀白色,成魚體側有50-60條波形黑色橫帶,幼魚則呈點狀。

棲所生態: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主要棲息於淺的大陸棚區,有時會出現於岩岸陡坡或潟湖區,甚至河口域。游泳敏捷,性凶猛,成小群游動。主要捕食小型群游魚類和甲殼類。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自非洲東岸、紅海,東至澳洲,北至韓國、日本。本省各地均有產,尤以東部及南部海域產量最多。

漁業利用:各沿岸國重要之食用魚,經濟價值高。一般漁法以圍網、定置網、流刺網、一支釣為主。全世界一年估計產量為55,000-75,000噸。煎食、煮味噌湯或加工成魚羹皆宜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休三甲 1096420017 張雁喬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加臘





加臘 學名Pagrus major
命名者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3)


中文名 嘉鱲魚


科中文名 鯛科


科號科名 355 Sparidae


模式種產地 Java  大陸名 真赤鯛 (真鯛)     


棲息環境 深海、礁區、近海沿岸  俗名 正鯛、      


棲息深度 10 - 20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10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世界分布 日本至南中國海 








型態特徵 體橢圓形,側扁,背緣隆起,腹緣圓鈍。頭中大,前端甚鈍。吻鈍。口略小,端位;上頜前端具圓錐齒2對,兩側具臼齒2列,下頜齒約同於上頜齒;鋤骨、?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櫛鱗,背鰭及臀鰭基部均具鱗鞘,基底被鱗;側線完整,側線至硬棘背鰭基底之間有6.5-7.5列鱗。背鰭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無明顯缺刻,硬棘數XII,第I、II棘不特別小,第III及IV不延長呈絲狀;臀鰭小,與背鰭鰭條部同形,第II及第III棘約等長,軟條數8;胸鰭長,長於腹鰭;尾鰭叉形。體色呈淡紅色,腹部為白色,背部零星分布藍色的小點,至成長會逐漸消失,尾鰭上葉末稍緣呈黑色,下尾鰭緣呈白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相月砂泥底質海域,但也常出現於礁石區。肉食性,以底棲生物為食。在4-6月間會向較淺水域遷移產卵,卵為分離浮性卵。通常為群棲性,會隨著季節改變而成群洄游,變換其棲所。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至南中國海。台灣分布於南部、西部、北部、東北部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利用延繩釣、一支釣或底拖網等漁法捕獲。肉質細緻,煎、炸或碳烤均適宜,亦是高級生魚片的食用魚。



補充:底拖網的影響










餐四甲1095403061李婉靜

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

錢鰻-大斑裸胸鯙

學名:Gymnothorax favagineus

命名者:Bloch et Schneider, 1801

科中文名:鯙科

科號科名:073 Muraenidae

式種產地:Tranquebar, India

俗名:錢鰻、薯鰻、虎鰻

大陸名:豆點裸胸鱔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珊湖、岩礁分布的海域

棲息深度:1 - 45 公尺

台灣分布: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

世界分佈:太平洋 紅海 東非到巴布亞新幾內亞。如南非、紅海、阿曼、馬爾地夫、印尼、日本、菲律賓、澳洲大堡礁等地。

型態特徵: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吻圓;上、下頜略呈鉤狀。尖牙;上、下頜齒單列,頜間齒單列,鋤骨齒在大型個體上由前向後由單列逐漸變為雙列。脊椎骨數139-143。本種體色由白、灰白至灰褐色;體表具許多圓黑斑點,斑點的直徑隨著魚體成長並不顯著地增大,而是斑點數量增加;頭部斑點密度較高,且常形成類似蜂巢狀的斑紋。斑點數量和斑點間隔有相當大的變異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淺海珊瑚、岩礁的洞穴及隙縫中。以魚類為主食。斑點間隔因受地點、體型及族群等因素影響而有很大的變異。大型個體棲穴附近經常可見清潔性動物,如魚醫生、清潔蝦等與其共生,為大鯙進行清潔性服務,清除體表或口腔中的寄生蟲,如魚蝨、橈腳類等。

漁業利用:一般利用延繩釣、陷阱籠具等漁法捕獲。生猛海鮮店常見本種;亦有剖開曬乾加工後食用的方式。大型個體在水族館中展示,相當能吸引遊客的注意。

資料來源:澎湖縣農漁局-澎湖常見魚類


休三甲 1096420017 張雁喬

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藍豬齒魚 學名Choerodon azurio

藍豬齒魚 學名Choerodon azurio








命名者 (Jordan et Snyder, 1901)

中文名 藍豬齒魚

科中文名 隆頭魚科

科號科名 390 Labridae

模式種產地 Japan  大陸名 藍豬齒魚     

棲息環境 礁區  俗名 四齒仔、西齒、寒鯛     

棲息深度 7 - 8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4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綠島、南沙 


參考文獻 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楊鴻嘉圖鑑 (金) 








英文俗名 型態特徵 因為在口前方各有兩對犬齒,故有四齒之稱。體呈淺紅褐色,胸鰭上方有2條斜向背鰭基部的相鄰斜帶,其中前方一條顏色為黑至暗褐色,另一條則為白至粉紅色。幼魚全身都是紅褐色,斜帶乃隨成長而出現。


棲所生態 出現的海域多半為沿岸或較深的岩礁區,亦為各地人工魚礁區所常聚集之魚種。於礁體與砂地間來回巡游,主要是以底棲生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日本至東中國海之間的海域。本省各地海域及離島均有分布,但以澎湖及台灣北部、東北部較多。


漁業利用一支釣延繩釣或潛水鏢魚較可能捕獲。肉質尚稱細緻,其鰓蓋相當銳利,處理時要小心。全年均可捕獲。





資料來源:臺灣魚類資料庫








餐四甲 1095403061 李婉靜

鰻鯰


鰻鯰


學名
Plotosus lineatus


脊椎動物門鰻鯰科,俗稱沙毛,為澎湖地區毒魚排行榜第三名。



形態特徵
體延長,頭部略平扁,腹部圓,後半部側扁,尾尖如鰻尾。頭中大,吻部略尖;口開於吻端略下方;口部附近具有四對鬚(barbels),鼻鬚一對,上頜鬚一對,頦鬚二對。體表無鱗。第一背鰭短,前有堅強之硬棘;第二背鰭及臀鰭與尾鰭連續相接,皆為軟條;胸鰭位頭部正後方,上緣具數枚銳利的硬棘。背鰭及胸鰭之第一根為具毒腺之硬棘。體背側棕灰色,體側中央有兩條黃色縱帶,奇鰭之外緣黑色。


棲所生態

為少數生活於珊瑚礁區之鯰魚,也常可發現於潮池、河口域或開放性的沿岸海域。群集性魚類,平常大多成群結隊活動,白天棲息在岩礁或珊瑚礁洞隙中,晚上才出來覓食,以小蝦或小魚為食,屬夜行性魚類。當幼魚出外活動,遇驚擾時會聚集成一濃密的球形群體,稱為「鯰球」,以求保護。鰻鯰背鰭及胸鰭之硬棘呈鋸齒狀並有毒腺,故被剌傷時會極疼痛,自古我國沿海的居民就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一魟二魚虎三沙毛」,這三種是令漁民最頭疼的魚類。魚虎指的是石狗公、獅子魚之類,而沙毛就是鰻鯰。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紅海,東至薩摩亞,北至韓國、日本,南至澳洲、羅得豪島皆有發現。台灣各地海域皆有。

漁業利用
一般皆當下雜魚處理。其毒刺所分泌的毒液含有鰻鯰神經毒和鰻鯰溶血毒,一旦被刺到,會引起長達48小時以上的抽痛、痙攣及痲痺等症狀,甚至引起破傷風,是危險的海洋生物。







1096420001 段中仁

澎湖縣魚-魔鬼簑

學名:Pterois volitans
體長:約30-40公分
分布:主要在中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域,台灣則分布在東北部、東部、南部與離島珊瑚礁區與岩礁區海域

魔鬼簑鮋又名翱翔簑鮋(鮋音同由),是簑鮋亞科蓑鮋屬的一種珊瑚礁,和多種簑鮋亞科魚類常因其特殊外型一同被稱作獅子魚(但與獅子魚科之魚種並非近緣)、蝴蝶魚、紅鬚魚。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陳義雄表示,魔鬼簑鮋(音同縮油)與多種簑鮋亞科魚類常因其特殊外型,被稱作「獅子魚」、「蝴蝶魚」、「紅鬚魚」,或因胸鰭與背鰭展開時如火雞,別名「火雞魚」。

特徵
與同屬之龍鬚簑鮋羅素氏簑鮋型態相似,差別在本魚胸具14枝軟條;眼上觸鬚長於眼徑兩倍以上;側線鱗數目90-106,且背鰭、臀鰭之軟條部與尾鰭上之黑點較多,排列密集;下頜腹面有暗色縱條紋,且體側之黑色橫帶較細,數目較多。體色之變化大,從淺褐色至深黑都有,有較大之斑點。體長可達38公分。魚鰭硬棘有毒,被刺傷者會極端疼痛、紅腫、發燒,需3-5天才能痊癒,嚴重時可能致命。蛋白質類,可被高溫破壞。
(體色從淺褐色至深黑,斑點大,背鰭、臀鰭軟條部與尾鰭上黑點較多,且排列密集;下頜腹面有暗色縱條紋,體側黑橫帶較細,數目多)

行為
魔鬼簑鮋屬夜行性動物,日間多藏匿於礁體隱蔽或陰暗處,常靜止於水中或以腹面貼附岩壁來保護自己;夜間覓小魚、蝦、蟹為食,為肉食性魚類,捕食時能展開胸鰭困住獵物。該魚的魚鰭硬刺有劇毒,被刺傷者會劇痛、紅腫、發燒,需3至5天才能痊癒,嚴重可致命。
(夜行性動物,日間游泳緩慢,藏匿於隱蔽處,常靜止於水中或以腹面貼附岩壁來保護自己,也有時停棲在礁石旁或砂泥地上。夜間覓小魚、為食,為肉食性,能展開胸鰭困住獵物,以利其捕食。)

經濟利用
體型小者,體色鮮麗,為觀賞用魚,水族館常見。體型大者,肉質美味,但味道稍淡,適合紅燒。因其硬棘處理麻煩且有毒,往往不受釣客所喜,臺灣澎湖漁民為提醒人們留心,還依危險性編出口訣:「魟、二虎、三沙毛、四斑五、五象耳、六倒吊。」其中二虎即指含魔鬼簑鮋在內之多種鮋科魚類。

<參考文獻>
蘋果日報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255588/IssueID/20100124
澎湖鄉土教材線上藝廊
http://study.phc.edu.tw/studyalbums/displayimage.php?album=topn&cat=0&pos=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zh.wikipedia.org/wiki/魔鬼簑é

休三甲1096420004李佩姍

澎湖縣魚-玳瑁石斑






玳瑁石斑

學名:Epinephelus quoyanus

英文:Long-finned grouper

產地: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台灣北部、東部、南部及澎湖海域岩石海域或珊瑚礁區尤以澎湖縣產量最高分部海域最廣

外觀特徵:體長為體高之3.0~3.3倍。前鰓蓋後下角有膨大之棘齒。體淺褐色,全身包括頭部、體部及各鰭均有六角型暗斑密佈,由於斑間隔之狹窄自成網狀圖案,故命名之。體背背鰭基底處無任何斑塊。

棲所生態:沿岸淺水域魚種,常出現於潟湖及彎區之礁石間,棲息深度甚少超過20公尺。主要以小魚及甲殼類為食。

體長:最大體長可達32以上公分,一般在1525公分左右。

習性:棲息於較淺水域,大多在珊瑚礁區附近洄游覓食以小魚、甲殼類為主要食物,偏好
有砂底質之岩礁環境。屬於較小型石斑魚,全年均產,但以春夏二季較多,澎湖附近海域珊瑚礁區常可見其蹤跡。

漁具漁法:延繩釣、乙支釣

漁業及其利用:為澎湖縣沿岸常見之魚種,產量豐富。一般漁法以手釣、抱礅、照海捕獲。為本縣沿岸重要經濟魚種,早年澎湖縣生活物資缺乏,一般家庭多下海,撿拾珠螺、釣魚、抱礅、照海等,補捉海洋生物貼補家用或作為家庭副食。由於澎湖海域岩石區及珊瑚礁區海域發達,故成為玳瑁石斑最適宜的生產區。而玳瑁石斑也就成為主要的補獲魚種,由於玳瑁石斑肉質細膩可口,更兼產量豐富。就成為百年來澎湖人餐桌上的最愛,煎。烤、紅燒、清蒸、煮湯各種不同的烹調方法,都可以展現玳瑁石斑的美味,是來澎湖必嘗的一道美食,代表了道地的澎湖味。所以在2000年經過澎湖縣鄉親的票選,以一萬六千票的高票成為澎湖縣的縣魚。

休三甲 096420017 張雁喬

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