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者 (Bloch, 1792)
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
命名者 (Bloch, 1792)
藍點鸚哥魚
俗名(中)鸚哥、青衣;(英)Blue-barred parrotfish
加撥婆
加撥婆 學名Abudefduf sexfasciatus
命名者 (Lacepède, 1801)
中文名 六線豆娘魚
科中文名 雀鯛科
科號科名 389 Pomacentridae
模式種產地 Indo-West Pacific
大陸名 六帶豆娘魚
棲息環境 礁區 俗名 厚殼仔、六線雀鯛、藍豆娘魚
棲息深度 0 - 12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是
最大體長 16 cm 經濟性 台
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資料來源:臺灣魚類資料庫
餐旅四甲 1095403061 李婉靜
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文昌魚-珍貴的原因
文昌魚所以珍貴是因為它在動物的分類和演化史上位於關鍵地位,它不論在形態、器官構造、組織功能上都十分特殊,所以在探討生物的進化上是很重要的材料。此外,它的數量和分布也很有限。全世界只有一科兩屬廿二種。主要分布在熱帶或亞熱帶砂質海底的淺水域,從潮間帶到20公尺左右。很難得的是它數量最多的地方是在中國大陸的東海到南海一帶。在台灣海峽對面的廈門過去曾一度是當地重要的食用漁業資源,每年產量可高達百噸以上。也正因為過去過去捕撈,以及海岸開發、淤積、及污染的結果,當地文昌魚的數量已銳減且瀕臨絕滅。所以現在中共當局已將文昌魚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並劃定一些自然保護區來積極保育。反觀與廈門只有台灣海峽一線之隔的台灣,到目前為止卻全然沒有任何的調查研究。過去只有在墾丁海域採到一種「魯卡側殖魚」的文昌魚。最近中研院在金門及南灣均有採獲標本,其中採於金門的文昌魚種類不同,是「廈門文昌魚」。
姓名:廖庭譽
躄魚
躄魚的第一根背鰭棘已特化成「吻觸手」,細細長長的,頂端有一塊假餌像是片海藻或蠕蟲,抖動時更像蠕動的多毛類、彈跳中的端腳類,或是正在游動的小魚。當有獵物被誘引上當游過來時,躄魚會不動聲色地只移動它的雙眼盯著獵物,直到游進攻擊範圍時,才快如閃電(約百分之一秒)般地將獵物吞下。由於躄魚的腹部很有伸縮性,所以它甚至可以舌下比自己還長的食物。躄魚的第二根背鰭被皮膚覆蓋住,但它第三根卻特別明顯突出,長在頭頂,看來好像是帶了一頂妖怪的帽子,再配上它那擁腫如球,皮膚鬆垮的外貌,實在不容易認出來竟是條魚。
獅子魚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鯨鮫
鯨鮫又稱鯨鯊,也就是地方上俗稱的豆腐鯊。它是海洋裏的巨無霸,也是地球上體型最大的魚類,體長可達20公尺,重達40噸。「鯨」則是地球上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這也難怪鯨鮫名字裏有「鯨」這個字了。「鮫」這個字是指軟骨魚類裏大洋到沿岸中表層巡游性或少數底棲性的鯊魚類,和另類體型扁平全部是底棲性的魟或有所不同。至於它在台灣被稱為豆腐鯊則是因它的肉質潔白如豆腐的緣故。
鯨鮫屬於鯨鮫科,只有一種。主要分布在全世界南北緯30度之間,水溫在20℃以上的溫暖水域。台灣四周海域都會出現,而以東部大洋區較常見。偶而可在報上看到大型的鯨鮫,不幸游入沿岸漁民設置的定置網,被活捉的報導。,單鯨鮫夏季時數量較多尾或成群由北向南游,到十一月甚至會進入黃海,冬季後開始南下。鯨鮫身體粗大,頭前面平扁,背面微凸有三條明顯的皮稜,腹部平坦。身體藍灰色,散布有許多白色或黃色的圓斑。它的眼睛很小,鼻孔寬大但開口於口內。口很大在頭前端,口張開可吞入大量的海水以及海裏的浮游動物、小魚、小蝦等等,再經由它頭後面兩側的五片鰓裂流出,達到濾食和呼吸的雙重目的。
班級:觀休三甲
學號:1096420043
姓名:廖庭譽
E-mail:akanishi1021@yahoo.com.tw
魚之行
珊瑚礁魚類游泳或行動的方式通常隨著它們的體型和各個鰭活動的方式不同而異。紡綞型的魚類游速最快,像烏尾冬、鯖、或金梭魚等,體型流線、尾柄瘦削,阻力最小游泳速度最快,最適合長途洄游。而側扁形的珊瑚礁魚類,種類最多。這是因為它們身體較軟,轉向敏捷,最適合在岩礁埋中穿梭自如。即使是一條很窄的岩礁裂縫或是珊瑚叢,它也可以很技巧地把整個身子躲藏進去。
身體瘦長的魚類如鰻或是海鯰不論是游泳或爬行都和陸地上的蛇一樣,是以彎曲身體來前進或後退。這種方法雖然慢但鑽進岩礁或是砂地十分方便。 許多隆頭魚科的魚類,偽葉鯛、儒艮鯛、鸚鯛或是鱸科魚類的幼魚,它們游泳的方法最為婀娜多姿。隆頭魚主要是靠兩個胸鰭前後划動像搖槳一樣看來十分吃力,有時整個身子也會左右擺動,這種游泳速度就慢得多了。石鱸的幼魚則多半停在固定的地方一直不停地搖頭擺尾,據說這是模仍難吃的海蛞蝓的一種自衛方法。
魚之衣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學名 : Amphiprion perideraion
中文名 : 粉紅海葵魚
俗名 : 粉紅小丑、咖啡小丑
棲息環境 :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形態特徵 :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 1.9-2.2倍。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圓錐狀。眶下骨及眶前骨具放射性鋸齒;各鰓蓋骨後緣皆具鋸齒。體被細 鱗;側線之有孔鱗片 32-43個。背鰭單一;雄、雌魚尾鰭皆呈圓形。體一至呈橘紅色,各鰭淡色。頭部及軀幹部間具一白色窄垂直白色; 體背由吻部沿背鰭基底延伸至尾柄另具一白窄帶。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潟湖及珊瑚礁區,棲息深度可達約38公尺。和 海葵具共生之行為,喜歡共生的海葵有Heteractis magnigica、Heteractis crispa及Macrodactyla doreensis 等,體表之黏液可保護自己不被海葵傷害。行一夫一妻制。偶有與克氏海葵魚同時出現,但無克氏海葵魚的攻擊性,而僅是緊依 著海葵叢不離開。雜食性,以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
休三乙 1096420001 段中仁
學名 : Amphiprion clarkii
中文名 : 克氏海葵魚
俗名 : 小丑魚
棲息環境 :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形態特徵 :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1.7-2.0倍。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圓錐狀。眶下骨及眶前骨具放射性 鋸齒;各鰓蓋骨後緣皆具鋸齒。體被細鱗;側線之有孔鱗片34-35個。背鰭單一;雄魚尾鰭截形,末端呈尖形,雌魚呈叉形,末端呈角形。體一般呈黃褐色至黑色,體側具3條白色寬帶;胸鰭及尾鰭淡色,其 餘鰭色不定,或暗色,或黃色,或淡色。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潟湖及外礁斜坡處,棲息深度可達約60公尺, 但一般皆生活於淺水域。和海葵具共生之行為,喜歡共生的海葵有Cymbactis actinostoloides及Stoichactis haddoni等,體表之黏液可保護自己不被海葵傷害。行群聚生活,雌、雄魚均具有護巢護卵之行為,攻擊性強,通常由一隻體型最大之雌魚帶領一 隻體型第二大且具生殖能力之雄魚,其它成員包括無生殖能力之其它中成魚和一群稚魚。當最大雌魚失去後,則依雄性之順位變性成雌魚而遞補。以藻類和浮游生物 為食。
漁業利用 : 本身體色豔麗以及與海葵共生之習性,使其成為受歡迎之水 族觀賞魚。目前已能人工繁殖。
休三乙 1096420001 段中仁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虎斑烏賊( Sepia pharaonis )
母虎斑烏賊壽命只有1年左右,一生只產卵1次,約300至500顆,產完卵後隨即死亡,由公烏賊負責照顧下一代。
丁香
學名:Spratelloides gracilis
命名者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6)
中文名: 日本銀帶鯡
科中文名: 鯡科
科號科名 :091 Clupeidae
模式種產地: Japan
大陸名 :日本銀帶鯡
俗名: 丁香魚、魩仔
英文俗名: Silver-stripe round herring, Silverstriped round herring, Silver round herring, Silver sprat, Striped round herring, Banded blue sprat
棲息環境 :大洋、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棲息深度 :10 - 5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經濟性: 是
最大體長: 9.5 cm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鱘形目、海鰱目、鯡形目及鼠鱚目(張, 2001)
型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腹部圓鈍,無稜鱗。頭較小。吻鈍。眼大,上側位,脂性眼瞼少或缺如。口小,端位;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骨末端達眼前緣下方;上頜具絨毛狀齒。鰓蓋條數6-7;下枝鰓耙數28。體被細薄圓鱗,極易脫落;胸鰭和腹鰭基部具腋鱗1片。背鰭位於體中部前方,具軟條10-11;臀鰭位於體之後半部,具軟條11-14;腹鰭軟條8;尾鰭深叉。體背部淺褐色,體側下方和腹部灰白色;體側中部具1銀白色寬縱帶。背鰭、尾鰭淡灰白色;餘鰭淡色。
棲所生態: 沿近海中上層洄游性中小型魚類,性喜清澈水域、潟湖及面海礁區。群游性。以浮游生物,如矽藻、橈腳類及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為主要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部,東至薩摩亞、土木土群島,北至台灣、日本,南至澳洲。本省各地均有分布。
漁業利用 :本省重要食用魚,澎湖產量頗大,可生鮮、乾製或醃漬出售。主要漁法為流刺網、圍網與巾著網。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休閒三甲 1096420017 張雁喬
虎沙
休閒三甲 1096420017 張雁喬
花飛
學名:Scomber australasicus
命名者: Cuvier, 1832
中文名 :花腹鯖
科中文名 :鯖科
科號科名 :449 Scombridae
模式種產地: King George's Sound, W. Australia
俗名 :花飛、青輝
大陸名 :澳洲鯖
英文俗名 :Southern mackerel, Pacific mackerel, Slimy mackerel, Spotted chub mackerel, Spotted mackerel, Chub mackerel, Common mackerel, Blue mackerel, Japanese mackerel
棲息環境: 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 0 - 200 公尺
最大體長 :44 cm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經濟性: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
世界分布 :全球性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型態特徵 :體紡錘形,稍側扁;背緣和腹緣淺弧形;尾柄細短,尾鰭基部兩側各具2條小隆起脊。頭中大,稍側扁。吻鈍尖,稍大於眼徑。眼中大,位近頭的背緣,具發達之脂性眼瞼。口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各具細齒一列,上頜齒有時不明顯;鋤骨、?骨和舌上均無齒。鰓耙正常,第一鰓弓上之下枝鰓耙數為26-28。體及頰部被圓鱗;側線完全,沿背側延伸,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XIII,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遠,其後具5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深叉形。體背側藍黑色,具深藍色不規則之斑紋,班紋僅延伸至側線上下,側線下方具許多小藍黑斑點;腹部銀白而微帶黃色。
棲所生態 :近沿海中上層魚類。好群游,具趨光性,有垂直移動現象。主要以浮游性甲殼類及小型魚類為主食。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紐西蘭、澳洲、菲律賓、中國、日本及夏威夷等海域;東太平洋墨西哥附近;以及北印度洋和紅海。本省各地均有產。
漁業利用 :重要之食用魚,全世界之年產量可達10,000-50,000噸。一般以圍網、流刺網、定置網捕獲。煎食、味噌湯皆宜,亦可加工成鹽漬品或罐頭。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休閒三甲 1096420017 張雁喬
臭肚
休閒三甲 1096420017 張雁喬
老鼠斑
老鼠斑 學名Cromileptes altivelis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28)
中文名 駝背鱸
科中文名 鮨科
科號科名 320 Serranidae 模式種產地 Java
大陸名 駝背鱸(扁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 老鼠斑、鰵魚
棲息深度 10 - 4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是
最大體長 7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澎湖、東沙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型態特徵 體側扁,體高略短於頭長,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5-3.0倍。頭背部凹陷,後頸部陡直。眶間區窄。前鰓蓋骨微具鋸齒,下緣則平滑;鰓蓋骨棘弱,有些退化。上頜骨延伸至眼之中部。上下頜各具絨毛狀齒。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4-62。背鰭硬棘數10枚,軟條數17-19;臀鰭硬棘III枚,軟條9-10;胸鰭圓形,基底上方具一皮瓣,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之鰭條;尾鰭圓形。體呈淡色至綠褐色,頭部、體側及各鰭上具許多大小不一之圓形黑斑。
棲所生態 棲息於珊瑚礁繁盛之水域及潟湖區,亦常可發現於潮池區,一般在10-40公尺深處。可人工繁殖,唯成長速度慢,存活率亦不高。
地理分布 僅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台灣、南中國海、菲律賓、印尼、澳洲、關島等地區。本省主要產於澎湖及南部海域,數量已甚少。
漁業利用 魚價相當高之高經濟性魚種,一般魚市場中少見,而多銷售至海鮮餐廳。一般以一支釣、魚槍捕獲。食用及觀賞兼具。肉質佳,以清蒸食之。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餐四甲 1095403061 李婉靜
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魚而處所 包羅萬象的棲所
魚類和人類一樣需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些魚類有自己固定的家,每天回到同一個地方睡覺,但也有些魚類是居無定所,只要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就可以就地而眠。生活在珊瑚礁區的魚類,可以說是海洋魚類中棲所種類最多最複雜的了。屬於岩礁棲性的魚類種類最多。特別是由珊瑚的石灰質骨骼所堆積成的珊瑚礁,裏面孔穴縫隙特別多,大大小小不同的洞穴正好可以讓不同尺寸的魚兒來躲藏或居住。岩礁上的小孔穴是虎、塘鱧或科魚類等小型魚類的專利;比較大的洞穴可以讓蝶魚、雀鯛、粗皮鯛、皮剝魨或鸚哥魚來利用。鰻鯰則喜歡聚集在礁與礁之間的大縫隙中群居。在岩礁底部的大洞窟裏則有許多擬金眼鯛或是金鱗魚住在裏面。大群的天竺鯛對住所比較不挑剔,只要是岩礁的遮蔭或凹陷處,光線微弱就可以了。
姓名:廖庭譽
班級:觀三乙
學號:1096420043
E-mail:akanishi1021@yahoo.com.tw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海筆
海豚
綠蠵龜(學名:Chelonia mydas)
綠蠵龜廣泛分佈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中,即約南北緯度20℃等溫線之間的海域,並在水溫逾攝氏25度的沙灘上產卵。由於牠用肺呼吸,於海中的潛水深度極限約一、兩百公尺。綠蠵龜的主食為海中的海草與大型海藻,因此體內脂肪累積了許多綠色色素,呈現淡綠色,也因而得名;背甲顏色則是從棕色有扇形的大花斑到接近墨綠黑等顏色不等。
綠蠵龜已瀕臨絕種,全世界僅剩下約20萬頭產卵母龜,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物種。為避免因人類的捕殺及棲地之破壞,所有海龜被均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或簡稱華盛頓公約)附錄一中的物種。
2007年11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公佈「我最喜愛海洋10寶」公眾網上投票結果,此網上投票為期4個月選出最受歡迎十種本地海洋生物。綠海龜得1695票榮獲「我最喜愛海洋10寶」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