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老鼠斑













老鼠斑 學名Cromileptes altivelis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28)



中文名 駝背鱸



科中文名 鮨科



科號科名 320 Serranidae 模式種產地 Java 



大陸名 駝背鱸(扁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 老鼠斑、鰵魚     



棲息深度 10 - 4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是     



最大體長 7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澎湖、東沙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型態特徵 體側扁,體高略短於頭長,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5-3.0倍。頭背部凹陷,後頸部陡直。眶間區窄。前鰓蓋骨微具鋸齒,下緣則平滑;鰓蓋骨棘弱,有些退化。上頜骨延伸至眼之中部。上下頜各具絨毛狀齒。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4-62。背鰭硬棘數10枚,軟條數17-19;臀鰭硬棘III枚,軟條9-10;胸鰭圓形,基底上方具一皮瓣,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之鰭條;尾鰭圓形。體呈淡色至綠褐色,頭部、體側及各鰭上具許多大小不一之圓形黑斑。



棲所生態 棲息於珊瑚礁繁盛之水域及潟湖區,亦常可發現於潮池區,一般在10-40公尺深處。可人工繁殖,唯成長速度慢,存活率亦不高。



地理分布 僅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台灣、南中國海、菲律賓、印尼、澳洲、關島等地區。本省主要產於澎湖及南部海域,數量已甚少。



漁業利用 魚價相當高之高經濟性魚種,一般魚市場中少見,而多銷售至海鮮餐廳。一般以一支釣、魚槍捕獲。食用及觀賞兼具。肉質佳,以清蒸食之。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餐四甲 1095403061 李婉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